春有繁花

“美好生活·劳动创造”主题演讲

《春有繁花》

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

“一个动作,数十年未变”,习总书记扛着锄头的样子,使我被这位和蔼而坚韧的人深深打动,也使我忍不住想起他所强调的:劳动最光荣,劳动最美丽。透过这张照片,我更看到了无数劳动者的披荆斩棘、始终不渝。劳动就像一滴水,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,我们需要他,依赖他,用它以滋润,靠它以创造。半榻清风宜午梦,一犁好雨趁春耕。

我还曾以为,劳动一词离我是多么遥远,总让人想起老版人民币上印的工农劳动者。但当我被劳动所吸引,渴望像李子柒那样能一边扛竹劈柴,一边咀嚼生活甜味时,我发觉到,劳动不仅仅是体力上的单纯付出,它更让我们去专注一件事,为其奋斗,从而获得精神深处的快乐。

高尔基曾热切地呼唤:“热爱劳动吧,没有一种力量能够像劳动这样,以集体、友爱、自由的劳动的力量,让人成为伟大而聪明的人。”我们通过劳动追求那份美好,那种维持生活持续的力量。从最朴素的角度讲,早在原始社会,人们便通过劳动获取生存资源。吴越春秋中的《弹歌》有云,“断竹,续竹,飞土,逐肉”。短短八字间,传递的是对猎物的渴望,更是对目标的追求。三皇五帝的上古时期,人类最先学会了劳动,正是因为劳动是靠自身努力,求取所欲。“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”“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”,“笑歌声里轻雷动,一夜连枷响到明”。这些歌颂劳动的诗词,自千年风霜走来,都铮铮地告诉我们,劳动带来的快乐,并不只是结果上的满足,更是在其过程中,对自我,对社会的一种丰盈。

我听过地方上老一辈人编竹的声音,清脆、干净,两根竹条有节奏的碰撞是令人安心的声响,却更有令人感动到落泪的力量。我读过他们的手,老茧是他们用劳动创造生活的荣耀标志。就觉得,他们好像已用这种姿态,默默坚持了数十年。我还听过新时代城市的声音,例如今年五一,设计我国首个高铁上盖工程,获颁“湖北五一劳动奖章”的一位26岁女工程师这么说道:“我还年轻,提升和进步的空间很大,要走的路很长。年轻人当然要奋斗。”从老一辈对传统手艺的坚守,到新时代青年精神,时光将劳动从远古拉来,又拉扯着向远方而去。社会永远需要劳动,而只有坚守,才能使劳动焕发出最好的价值。当我劳动时,当我奋斗时,当我坚持焚膏继晷时,我能感受到那份持久的快乐,踏实的满足,和拉动每一个细胞跳跃的力量。唯有坚守劳动,才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本源,就好像四季流转春去秋来,创造的季节最是诱人。而在自己坚持的那片精神天地中,总是春回大地,繁花盛开,经久不衰。

或许岁月静好是一种人生态度,但你脚下是未曾踏过的土地,你眼前是未曾看过的风景。正值青春的我们更应坚信,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。奋斗,劳动,拼搏,也许我们也会走向岁月静好,也许 我们也会被心中那簇繁花久久感动,与智慧的世间一同劳动创造春日之光,让春日繁花的蓬勃之气永驻心间!

谢谢大家!